只能耐心的在清风店整修工事,准备接保定战场可能会撤下来的军。没办法,纪律就是纪律,这一点没得商量。马玉堂虽说是一个个十足的干部,但是并不意味着他真的拿纪律不当回事。 多年的军旅生涯,虽说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始终在搞地方武装。但也正是这段时间之内,军政一肩挑的生涯,让他明白了在部队之中,纪律的重要。而且他现在是政委,在关内部队的时候也是担任政委,更加明白纪律的严肃与重要。 他有个、能打仗,无论是政工工作还是军事工作,都很是有一套,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游离在纪、军纪之外。政委临走时候严厉的语气,让他无论手在,也只能将自己的想法制在心里面。 清风店战斗落幕,不仅让定县的林枫与杜子孚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让保定北战场的陈翰章,彻底的放手施展而再无顾忌。但对于眼下在任丘县城的杨震来说,清风店战场虽说对整个保定战局相当的关键,但依据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战斗。 到清风店战斗落幕,此次的反击战已经整整进行到了第三天。虽说各个战场进展各不相同,也基本上按照当初反击的设想在进行。虽说也暴出来了一些病,但是大范围的穿与侧翼突击迂回,现在看基本上还是进行的比较理想,尚未出现太大的问题。 在高战场上发起攻击的部队,在航空兵与炮兵的全力掩护之下,已经抢占肃宁、蠡县,切断当面之敌军六个步兵大队的退路。并正面发起的反击部队配合,完成对当面军的合围,正在进行最后的围歼。 同时以一部兵力向保定战场,实施强行穿。给保定战场军的五个联队,来了一个漂亮的左勾拳。狠狠的打在了保定战场纵深之敌的软肋上。这支进保定战场的部队,像是一把尖刀一样,将保定战场纵深军整个部署搅合了一个稀巴烂。 而在保定战场以东的河间正面战场,虽说后续进展因为军的顽强抵抗和反击,而略微显得有些不畅,但也基本上完成总部的要求,完成了对当面六十四师团的分割。整个六十四师团,被分割成为东西两个互不相连的部分。 只不过保持着完整建制的六十四师团,反击力度异常的大。战区内的每一个村庄,都要经过反复争夺,才能最终确定归属。在河间战场上投入的装甲二师的战损很大,弹药的消耗量也远远的超过了预期。 在重中之重的保定战场,陈翰章已经在侧翼穿部队的配合之下,完成了对正面之敌的分割。并已经率先打垮了两个半联队,将其余之敌分割在平汉路两侧。尽管内山英太郎中将一再催促保定战场之敌快速南撤,但在陈翰章拳打死老师傅战术之下,军苦苦挣扎却就是摆不了陈翰章的撕咬。 自身的血,却不断的被陈翰章坦克、步兵成片撕咬下来。保定战场上的军残存兵力,整个部署已经彻底的被打。如果不出现什么太大的意外,保定战场上的军解决,也就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整个战局进展顺利,而在收复北平之后,整个补给线基本上已经打通,不用在绕道冀西山区。而且铁路的运量,远远的超过了路况极差的公路。不仅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油料,也增加了大量的运力。 杨震虽说没有预料在收复北平之后,北平市委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之内,组织大批的铁路工人,将北平周边战损严重的铁路,大部已经修建完毕。尤其是平张铁路与平承铁路,基本抢修完毕。 从此次作战大后方,也是最重要的两个物资中转基地承德、张家口,向南转运的作战物资和弹药,几乎可以直接送到前线。而从东北向前线发送的油料与弹药,也只需经过从通辽向承德短途转运而已。 到整个反击战役打响的第三天,每天从承德到北平的铁路发送量,均已经达到了二十一列军列的标准。从张家口发送到北平的军列,也达到了均六列的标准。铁路的大部恢复,保证了前线的供应。 同时大批从东北调的增援部队,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通过铁路输送到了华北战场。仅仅反击战役打响的第一天,就通过平承铁路从东北向华北战场补充了一百二十辆美制m五轻型坦克,m四中型坦克和t三四坦克各三十辆。 三天之内,向华北战场增调了两个汽车团,外加三个独立汽车营。两个高炮团,以及十七个独立高炮连,也通过铁路输送抵达华北战场。并将华北战场战损的坦克,后送回东北抢修的五十余辆。整个冀中会战期间,大批的伤员通过这条铁路后送到北平治疗。 依托北平较高的医疗水平,大部分的重伤员因为得到及时的救治,避免了因为伤势过重而牺牲。北平的收复,打通了在整个会战期间,冀中前线后勤补给的肠梗,保证了整个战役的顺利进行。 补给线的彻底打通,让杨震去掉了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用不在担心部队打着、打着,前线的炮口断粮。更不用担心大批的伤员,因为无法后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付出无谓的牺牲。 此次冀中战场,在冀中除了粮食之外,几乎无法提供任何战场保障的情况之下。杨震最担心的就是后勤补给线,能不能保持畅通。这也是他不顾中央的态度,坚决要求先打北平的主要原因。 收复北平,固然要付出一些代价,但彻底的打通了补给线上最大的肠梗所在。拿下了北平,就等于打通了平承铁路。打通了平承铁路,也就彻底的打通了与东北的直线联系。这个结果,是杨震最想要的。 外行看战术,内行看后勤。后勤补给能不能保证前线部队的供应,这是杨震在会战发起之处最担心的事情。尤其是此次会战出动的装甲部队,是抗联自组建坦克部队以来,规模最大的,同时补给线也是最长的。 整个后勤补给线能不能畅通,能不能保证前线每天所需天文数字的物资供应,能不能经受住空前的考验,是此次会战杨震最担心的问题。这个担心,甚至远高于杨震对军可能投入反击兵力数量的担心。 眼下整个补给线最大的肠梗打通,对于前线的物资转运,是一个相当有利的保证。去掉了最大心病的杨震,将主要的力都放到了作战上。而随着新四军调的部分部队,已经抵达冀南与山东战场,也加强了华北各据地的配合和协同能力。 相对于心中最大一块石头落地的杨震,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冀中战场作战指挥,却一度被架空成到手下能指挥的部队,却只有保定战场五个联队。眼下才得到真正指挥权的内山英太郎中将,连同他的上级冈村宁次却是相当的度如年。 此次会战打响之后连战连败,就连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北平都丢了,差一点没有被就地免职的冈村宁次还是将冀中战区的指挥权,全部给了内山英太郎。将司令部从天津又搬迁到济南的冈村宁次,最终将力放在了天津战场以及北宁线上。 总算得到了真正授权的内山英太郎中将,此时却是相当的郁闷。这个时候接手全部的冀中战场,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战役打到这个时候,平局都已经很难保证。到时候大本营追究责任,自己还不是替死鬼一个? 但作为冈村宁次指定的一线指挥官,他又不能不担负起来这个责任。而且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内山英太郎中将的军人必要的职业道德还是有的。现在对于他来说,能不能保证冀中是一回事,能不能尽可能多的将前线的兵力撤到滹沱河南岸,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现在投入到冀中战场的这些兵力,可都是中国派遣军的华。如果中国派遣军还想维持在中国战场上的相对优势,那么如果这些兵力都丢掉了,引发的后果将会是异常严重,以及不可想象的。 在得到定县至清风店一线失守情报之后,知道保定战场如果短时间之内无法得到援军,这五个联队便彻底的失去了突围希望的内山英太郎中将。像是发了疯一样,不断的向大本营、派遣军司令部,以及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发报,要求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至少给他不少于一个师团的兵力。 而更让他有些不安的,并不单单是冀中战场上,已经倾斜的战局。对于眼下的他,坏消息并不是单单这一个。他已经接到三十五师团的密报。重庆方面的控制豫中的第一战区,眼下也在频频的调兵遣将。正在不断的向郑州、洛、许昌运输兵力,以及补充弹药。 仅仅从眼下的情报来看,仅仅在郑州一线,就已经出现了一个重炮团。同时一战区的两个集团军,也正向郑州与许昌之间集结。四十七军一部以及泛东进军三个暂编旅,已经于中牟、尉氏集结完毕。 很明显,重庆的一战区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发起一场反击。至于他们的这次反击目标,以内山英太郎的能力,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豫东与豫北。一旦重庆一战区进入豫东,那么将会在自己后背狠狠的上一刀。 豫东眼下是什么地方?那是整个冀中战场所有投入兵力的大后方。而眼下整个豫东只有大半个三十五师团,剩下的兵力不是已经在冀中战场损失掉,就是在冀中战场上苦战,甚至被合围。 一旦豫东有失,不仅前线所有的作战部队后路被切断。而且整个津浦铁路山东段,以及鲁西、皖北、苏北,都处在危险的状态。而更让内山英太郎忧心忡忡的是,一旦重庆方面趁着这个机会搞什么动作,恐怕派遣军司令部更加无力支援华北方面军。 第1921章 内山英太郎的密令 在极有可能面临前后夹击的情况之下,内山英太郎不着急那就真的怪了。尽管他清楚重庆方面与自己当前的对手,在战场上恐怕不会有任何的配合。但重庆这个时候,准备反攻豫东对于他来说,的确有种芒刺在背的觉。 但应付冀中战场已经是疲力竭,实在无力调兵力增加豫东地区防务的他。眼下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讲一封封的要求增援电报,像是雪片一样发往东京、南京以及济南。无论是整个冀中战场眼下危急的局面,还是背后一战区频频搞出的小动作,都让内山英太郎心急如焚。 曾经在本陆军第一次领会到什么叫做现代化陆军作战,什么叫做成百上千的坦克集群冲锋,什么叫做炮弹如雨,比子弹还不值钱的诺门罕战役期间。担任关东军炮兵司令的内山英太郎,真真正正被当时作战能力并不强,纯粹是以钢铁数量取胜的苏军给了一顿老拳。 曾经指挥,东军几乎全部重炮部队家底,参战的关东军前炮兵。当年面对苏军铺天盖地炮火,军曾经在中国战场引以自豪的炮兵,却几乎无任何还手经历,让这位前关东军炮兵司令刻骨铭心。而当年苏军出动的同样铺天盖地,将军投入的步兵,直接淹没在钢铁洪之内的坦克部队,更是让他记忆深刻。 虽说对当时苏军表现出来低劣的战术素养,并不是太以为然。但是当年苏军的坦克洪,与拿炮弹当子弹使用的火力密度,让这位当年的关东军炮兵司令,也曾经高高翘起的尾巴,快速的收敛起来。与他目空一切的同僚相比,这位有过刻骨铭心之痛的老兄稳重的多。 那场战役使得这位前关东军炮兵司令,成为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少数有过现代化对手手的经历。而同时也是那场战役之中军所有高级指挥官中,唯一还留在军队中的内山英太郎中将,对于现代化装备很是看重。 实际上作为当年的关东军炮兵司令,他并不同意大本营要求的二十三师团长小松原切腹谢罪的决定。他认为这场战役不管结局如何,但是小松原中将是整个本陆军之中,为数不多的与苏军这种现代化,一向讲究火力陆军过手的将军。 当然当时的苏军,表现的并不尽如人意。战术素养普遍相当的低劣,多兵种配合能力与战术通讯能力极差。尤其是步坦协同战术,几乎可以说差到了极点。坦克出击的时候,几乎无步兵配合。但毕竟至少在重装备的数量上,已经算是军当时所遭遇的最强对手。 与这种火力之上,一次可以出动数百辆坦克参战,武器装备远不是中国军队可以相比的对手作战。也算的上本陆军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一次与西方装备最强大的对手作战。不管成败如何,取得的经验都是极其宝贵的。 为了承担罪责,你可以让他退出现役。但是自己人将他死,却自己将一位本陆军仅有的具备现代化作战经验的师团长,送上了绝路的同时。也彻底的切断了帝国陆军,总结与装甲集群对抗的经验。那可是帝国陆军在诺门罕战场上,用数万人伤亡换来的经验。 现在可倒是好,原来看不起的对手,身子骨彻底的强壮起来。投入的坦克数量与能,远远的超过当年诺门罕的苏军。战术素养与多兵种配合能力,也远远的超过了当年的苏军。可帝国陆军却亲手断送了当年诺门罕战役,用血取得的对抗苏军装甲集群的经验。 在加上用了酒井康这个庸才,这种几乎毫无反坦克作战经验,以及指挥坦克集群作战经验的超级败家子。将帝国陆军本就不多的装甲部队,一下子断送了这么多。造成了眼下冀中战场,对敌军的装甲攻势,几乎无任何的还手之力。如果那位小松原中将没有切腹,换了他来指挥,恐怕绝对不会是这个结果。 内山英太郎相信,只要遏制住敌军的坦克集群攻势,他在冀中战场上的部队,还是有能力守住现有的阵地。但现实却是恰恰对敌军的坦克集群冲击,前线各个参战部队,除了并不太有效的弹手段之外,几乎无任何的应对方法。 敌军则以坦克为先导,想要向自己的纵深那个方向穿就穿,想要往哪里包抄就包抄。打的可以说是遂心应手,甚至比在自己家里炕头上过子还要舒坦。 而在一马平川的冀中大平原上,因为冬季就连可供隐身的青纱帐,都没有的情况之下。前线各个部队唯一还有点效果的弹攻击,效果也远不是那么的好。敌军的步坦协同战术,太过于练了。付出那么大代价组织的弹攻势,往往还未来及展开,便被敌军的步兵直接给消灭掉。效果虽说不是一点没有,但却本无力改变全局的被动。 面对着抗联铺天盖地的装甲攻势,以及远比当初的苏军,更为默契以及练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对丢掉了华北方面军大部分坦克的酒井康中将,内山英太郎中将不恨得咬牙切齿就怪了。不管他的原因是什么,但是这个后果却无疑是异常严重的。 如果不是那个家伙是中将,自己也是中将。自己这个军司令官,就连撤掉那个家伙的职务权利都没有的话。恐怕内山英太郎中将,会直接一刀劈了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天之内丢掉了整个华北方面军,绝大部分坦克的家伙。 帝国国力有限,无法同时支撑陆海军两个钢铁大户的消耗。这些坦克是大本营下了苦心,才给华北方面军凑出来的。结果短短的时间之内,被他这么浪费的七七八八。搞的现在自己对于敌军的坦克攻势,几乎无任何的办法。 难道他不知道,这些坦克消耗掉容易,再生产出来就困难了吗?他浪费掉容易,可帝国补充起来就不容易了。现在整个中国派遣军别说坦克,就连反坦克炮都没有剩下几门。而大本营的补充,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够抵达。 在这一马平川,可以说是坦克最好的天然战场的华北大平原之上。在缺少有效反坦克炮的情况之下,拿着步兵去撞坦克,这战役能打赢就他妈的怪了。就算帝国军人在悍不畏死,可这人怎么也是拼不过钢铁的。人要是能拼过钢铁,那么当初帝国何必这么大的代价,制造这么多的坦克和重炮? 又一次咒骂了一万遍那个愚蠢的,丢掉了几乎大本营为华北方面军调遣的,帝国陆军极其宝贵战车资源百分之八十。造成自己现在只能用步兵,去与敌军的坦克集群硬碰硬窘迫局面的酒井康中将。 以及启用这个庸才的家伙,担任冀中守备任务。并且在自己抵达石门之后,一直将自己架空,死抱着老观点不放,不肯后撤至整个战场最好,也是整个冀中最大一条河,几乎为阻击敌军坦克集群天然屏障的滹沱河一线,固守的冈村宁次大将之后。 在新的援军抵达之前,内山英太郎中将,只能拼命的催促前线各个师团协同作战,全力向滹沱河南岸撤退。这位内山英太郎甚至罕见的,给前线各个师团下达了一道密令。告诉他们只要能将主力,安全的突出来,其余什么都可以不要。 无论是火炮还是弹药、物资,以及各种短时间之内无法携带的装备。如果能够成建制的突出来,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丢掉。包括已经无法携带的伤员在内,一切都可以丢掉。至于剩下的事情,就是向一切可以求援方面,不断的发出求援电报。 好在大本营也不会坐视保定,以及河间量大战场,参战的军全军覆灭。同时其他方向局势益恶化情况,继续持续下去。虽说已经无力调太多的兵力,但也在不断的想方设法给予增援。 已经在连云港登陆的,大本营从东南亚调来的一个师团,正在沿着眼下保定战场上的军,当初抵达保定的增援路线。经陇海铁路抵开封渡过黄河之后,在向冀南增援。而从本土增援的一个师团,也已经全建制的抵达浦口。 同时军大本营在天津港,已经被抗联航空兵封锁成一座死港的情况之下。也在不断的想方设法从朝鲜、本土,经南、唐山、秦皇岛向冀东地区增兵。在试图重新打通北宁铁路的同时,想要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以减轻华北军的力。 只是正在处于寒冬腊月,一年之中最冷一段时间的华北,除了天津港被抗联的航空兵死死的封锁住之外。处于维度更高的秦皇岛港,已经冻的严严实实。军已经无法实施海运,只能选择效率不是很高的陆路增援。 之所以军新增援的兵力,没有直接在青岛港登陆。而是选择了较远的连云港,甚至是浦口上岸。倒不是东京大本营不着急,放着距离冀中战场最近的青岛港,以及胶济和津浦铁路不用。而是从青岛登陆,谁也不敢保证增援的部队,能够在冀中战场落幕之前抵达。 眼下除了青岛港,时不时的被抗联远程轰炸机光临之下,已经不安全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眼下的整个胶济铁路,在山东军区大规模的破袭战之下,与津浦铁路山东段一样,几乎已经全线瘫痪。而整个山东战场,眼下也打成了一团。 除非短时间之内,彻底的摧毁华北共产军所谓的山东军区,否则军在青岛登陆,已经无法再使用胶济铁路。至于津浦铁路山东段与苏北段,眼下的情况也未比胶济铁路好到哪里去。 可在短时间之内击败,如跗骨之蛆一般的山东共产军,军去哪里找那么多的兵力去?如果有足够的兵力,军又何苦从本土调集援军?同时石德铁路在抗联的飞机空袭之下,已经彻底的瘫痪,无法通行的情况之下。 从从陇海线最东端,眼下还没有被抗联轰炸机扰过的连云港登陆,走相对安全一点的陇海线,也就成了军在最短时间之内增援冀中的唯一选择。不过远不如青岛的连云港,吐能力太差。没有办法的军,只能让第二波增援部队从浦口登陆。 第1922章 山东军的困境 至于眼下已经将方面军司令部,从天津又撤到济南的冈村宁次,面对内山英太郎中将的求援,也许是知道自己之前,在冀中战场上连续犯了很致命错误。冀中战局如此快的恶化,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自己身上。 所以冈村宁次很大方的,将原来用于重新打通胶济铁路,为后续援军抵达以及物资输送创造条件的,从二十三军紧急增援的一个旅团级支队,立即沿着胶济铁路强行向冀中方向进。 但冈村宁次却没有预料到,该支队刚一出青岛。被华北共产军之山东军区,在冀鲁豫军区一部的配合之下,死死的住在高密至昌乐一线。短期间之内,这个旅团他内山英太郎是别想指望了。 而冈村宁次更没有预料到的是,山东的共军眼下居然膨到如此的地步。装备虽说远比不上东北共军,甚至与山西和河北共军相比也相差很大。但该部共军采取的,极其有效的针对战术,却是让他冒险派出的这个支队困在胶济铁路上,几乎是寸步难行。 非但未能打通胶济铁路,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增援冀中战场。甚至自身因为乘坐军列搭载部队的数量不同,自身也出现被分割的危险。与他们作战的山东共军真是扒路军,将其所乘坐的军列。将每列军列前后的铁轨,都扒了一个一干二净。 没有了铁轨,这火车还怎么开?该支队乘坐的几列军列,在行进中的情况之下,因为前后铁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直接被困在了铁路线上。下车抢修铁路,却又被敌军密集的火力,堵在车厢里面动弹不得。 因为搭乘的是多列军列,结果导致每一列军列的上兵力都不足。既无法突破敌军的伏击,也始终无法集结。最关键的是大批的部队,被困在铁路线上进退不得。不单单是冀中战场无法得到急需的兵力,而且这些部队更被困在铁路上,既无粮食也无饮水,自身也处在险境之中。 冈村宁次始终搞不清楚,这些动作山东的共产军是怎么做到的。能在两列军列间隔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之内,将运行中的几军列之间的铁轨都给扒光,这一点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关键的是人家也不是单纯的扒掉铁轨,而且在铁路线两侧还部署了大批的兵力。 就在铁路线两侧,而且就军各个据点眼皮子底下,埋伏了那么多的伏击兵力。将试图下车修复铁道的军,打的不敢头。手中仅有的机动兵力被困在胶济线上,冈村宁次眼下已经是束手无策。 而相对于原来就驻扎在山东战场,防区分布在整个山东的十二军下属各个部队。后续增援的兵力,不是还远在华东刚刚登陆,就是在绕圈子想方设法的安全抵达冀中战场。或是干脆被困在铁路线上,动弹不得的窘迫境地,却是已经算是好的了。 内山英太郎中将这个十二军司令官,自己所下辖的其他部队,也是距离冀中战场最近的军,眼下则更是想都不要想了。他的十二军在山东的其他驻军,被几乎可以说倾巢出动的山东共产军,以及苏北增援的新编第四军一部分割的七零八落。 现在他的十二军在山东留守部队,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如果想要集中兵力,就势必要收缩一部分防线,放弃一部分据点。但是这些据点不是被敌军摧毁,就是处于被敌军分割、围困之中。想要将这些据点内的部队集中起来,就要集中足够的兵力去接应。 然而眼下最为难的是,整个十二军无论哪一个建制,都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接应被困在大大小小的据点内军。被调走几乎全部机动兵力的十二军,无论从师团还是联队,或是独立混成旅团。实在已经无法调出足够的兵力,去突破共产军那天罗地网一般的围困,将分散驻防的部队收拢起来。 相对于在抗联协助之下,完成了换装的山西和河北敌后据地。山东敌后抗据地因为被军分割在一隅,与其他战略区之间被控区,以及铁路线分割,所以得到装备支援是最少的。 但山东据地又是整个华北敌后各大战区,之前发展最好的一个。在四一年、四二年的军,对整个华北大扫之中,损失也是最小的。主力部队与地方武装齐备,民兵数量也相当的庞大。 此次在中央的命令之下,在战前为了配合此次抗联南下作战,山东军区就进行了一定的整编。除了调各个军区部分主力部队,集中编成了八个师的野战军,以及新四军增援过来的一部,作为机动兵力由军区统一指挥作战。 对地方武装以及各个分区部队,也进行了一定的整编和调整。面对装备不如军,攻坚武器匮乏的现状。山东军区还专门制定了针对的战术,以调大批的地方武装与民兵配合围困各个据点。使敌军得不到任何的补给,也无法集中起来。 集中起来的八个师二十一个团,再加上新四军的两个旅,则以师为建制配备了最好的武器和较为充足弹药,作为机动部队使用。一旦军在伪军的配合之下,强行的突围集中。则动用机动部队沿途伏击,利用军离据点的机会,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这种战术现在看来,可谓是相当的有效。不仅南方军调过来的那个支队,被困在胶济铁路上寸步难行。就连十二军留守山东和苏北的两个师团,外加两个混成旅团的部分部队,也被分散、围困在大大小小的据点之中,几乎同样是寸步难行。 而想让那些分散驻扎在大大小小据点的军,自己想办法突围回来,那么在眼下的山东战场,这个做法无异于是入虎口。敌军的确不和你硬碰硬,可他妈的采取的战术,可以用损来形容。他缺少攻坚手段,所以极少直接攻打据点。 可他一夜之间能将据点周围,给你围困起来让你寸步难行。用地雷、土炮再加上冷,直接封锁你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你派出兵力去接应,就算想尽办法去挤出一部分兵力,那么这一路的伏击几乎是无穷无尽。 往往出现接应的部队,没有救援出想要救援的人,反倒是自己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情况。自行突围,就算能够从他们地雷、土炮、冷的围困之下突出来。可从这个据点到集结点,他们还是采取一样的战术,一路上没玩没了的一样伏击你。 而且伏击你的时候,也不是那些土八路,而是清一的老八路。关键是军都是以分散的态势驻扎,每个据点内的军都不多。这种情况之下自己突围,在无相对强大一些的接应部队策应的话,那是无异于自己找死一样。 代替他指挥的军参谋长,曾经试图让几个大型据点的军守军撤回来。结果小队一级建制的部队,几乎是一出据点就犹如羊入虎口一般,神不知鬼不觉的,彻底消失在齐鲁大地上不知名的角落。 而中队一级的部队则一路被暴打,等到了指定集结地域。得,剩下的那点人,还不如不集中,因为那样损失还小一点。越是山区地带的据点,撤离越是困难,损失也是越大。就连县城一级,军都已经很难出城一步。CoOjX.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