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推销出去三斤蘑菇,田馨心情很好,连周围的空气都透着丝丝甜意。 这几天田馨担心着客饭馆的生意,田馨也不傻,谁都能看出来,同样是私营饭店,人家人民饭馆更受,客人不断。 人民饭馆不收田馨的蘑菇,田馨所有的指望,都在客饭馆身上,田爷爷田脾气好热情,也更和田馨的脾气。 周田馨很早就起来,先是学习了两个小时,她上午要跑一趟客饭馆,趁着早上记好,得抓紧时间看书。 田馨高考做生意两手抓,给赵桂芬担心的够呛,她的想法简单,田馨费脑子,隔两天就给田馨煮个蛋吃,吃蛋补身子,多吃肯定好。 望着饭桌上的蛋,田馨的心情沉甸甸的,赵桂芬是个很好的婆婆。 田馨骑车到客饭馆时,里面坐了人,田馨进去一看,好几桌都点了面条。 田爷爷喜气洋洋,和田馨说道:“田馨,你看看面条。” 田爷爷手里端着两碗面条,田馨定睛一看,每碗面条上都飘着她的山蘑,离得老远都闻到一股鲜香的味道。 客人多,田馨先找了个角落坐着看书,等送走中午一波波的客人,田爷爷道:“田馨,你的山蘑真好!我还想买十斤。” 田爷爷说,开始从田馨那买了三斤山蘑,他其实没抱什么希望,当时觉得有点同情田馨。 田馨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同志,抹开面子来饭馆里推销自己的蘑菇,田爷爷想起自己的儿女,觉得心疼的,尤其田馨开始徘徊在门外不敢进来,田爷爷想想都心酸。 蘑菇价格也不贵,田爷爷想,三斤蘑菇自己家留着吃也行,就当是帮帮孩子。 隔天一个年轻后生送来蘑菇后,田爷爷就随手摆在了柜台上,打算晚上带回家去。 可田爷爷没想到,有客人进来,看见山蘑好奇问是什么,是个什么菜。 田爷爷见多识广,问客人吃饭打算花多少人,人家就想吃一碗面条,几钱。 店里的面食主打的是热汤面和猪面,田爷爷就往热汤面里放了一把山蘑。 不过这碗蘑菇面也透着巧思,蘑菇焯水去味,炝锅的是荤油和小葱花,荤油能发出蘑菇的鲜香味,口味层次更丰富。 十几分钟的功夫,田爷爷这碗蘑菇面就做成了,热气腾腾的面条飘着山蘑特有的鲜味,客人吃完忙不迭点头,直夸好吃。 歪打正着,田爷爷饭馆的菜单上,就了这碗蘑菇面。 后面有其他人点蘑菇面,外面路过的客人闻到香味进来问是什么,自然也坐下来点碗面吃。 面条看起来便宜,但成本也低,面条不是纯面,是粮细粮合在一起擀的面条,吃起来口筋道。 炒菜鸭人们嫌贵,点的人少,面条实惠管,谁都吃得起。 就这样,没几天的功夫,蘑菇面成了田爷爷店里的招牌。 田爷爷笑呵呵道:“真是要谢你的蘑菇,要不然我们饭馆生意也没这么好,我琢磨了,除了面条,我再几个菜,炒蘑菇、蘑菇汤,蘑菇做菜的花式不少,我看客人喜吃。” 鱼、虽然供应少,不经常吃,但月月也能沾到,山蘑省城人没见过,图个新鲜。 蘑菇面就比普通的热汤面几分钱,谁也不差这么一点。 田爷爷又找田馨定了十斤,田馨说一会儿回家就送来,她有自行车,蘑菇不占地,送货也方便。 田爷爷亲自下厨,给田馨做了一碗蘑菇面。 面里只有蘑菇,素的很,但田馨觉得,这并不比国营饭店里的大面差! 蘑菇的鲜味在味蕾跳跃,一碗面吃完,田馨忍不住道:“田爷爷,还是你的厨艺好。” 同样的食材,在不同厨师的炒勺下也是不同的味道,考验的是师傅的功力。 私营饭馆的食材有限,田爷爷还算是有门路的,一般人可开不了饭馆。 田馨的蘑菇暂时有了销路,田爷爷的蘑菇面是刚开始,如果后面卖得好,肯定会和她加大供应量。 田馨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这次从赵家庄买来的四十斤蘑菇,看来很快就能卖完! 一个庄采摘的山蘑有限,田馨如果后续还想进货,恐怕要扩大范围。 田馨想,到时候就得麻烦几个舅舅舅妈帮忙盯着了,也不让他们白忙活,给些辛苦费。 田馨又往客饭馆送了一趟蘑菇,出来后,她打算去看看二哥的茶水摊。 林原摆茶水摊除了下雪下雨,平时全无休,哪怕是刮着大风也照去不误。 田馨骑车十多分钟到了林原那,有零星几个喝茶的年轻女同志。 田馨凑近看,有个红着脸的麻花辫在和林原说话。 林原看见田馨,朝她挥手:“你怎么来了?” 田馨把自行车支在一旁,道:“我顺路过来看看,今天生意怎么样?” 林原打趣说:“你这个老板来问,我自然得汇报清楚,今天生意还行,卖了一百多碗了。” 几位女同志去了旁边的篷下坐着,点的是甜水碗。 林原努努嘴,说道:“我看那位女同志头上扎的头花好,颜,她戴的粉的,还有黄的绿的,适合你,我问了,她是在百货商店买的,赶明儿哥给你买几个。” 田馨觉得好笑:“情你跟人家女同志搭话,就是问这个?” 林原:“可不是吗?我开始问她热情,我说给别人买,她还瞪我,不过我说给我妹买,她又笑了,你说现在的女同志,怎么情绪波动这么大?” 还能是为了啥?田馨想,都是女同志,田馨看得清楚,人家对她二哥有意思呗,只是腼腆不好意思说。 崔明在旁边烧水,林原对崔明很意:“是个能吃苦的,比我还能熬,我打算下个月给他涨一块钱工资。” “你看着办呗,茶水生意你说了算。” 省城是旅游城市,政府有意宣传,再加上开越来越暖和,来这边旅游的人也多了。 林原想再加一个煤炉子烧水。 烧水壶好说,去供销社买一个,花不了多少钱,票据田馨手里就有。 煤炉子…… 现在用的煤炉子还是从陈那借来的,本来陈还有一个多余的煤炉子,但现在给林原屋里烧着呢。 田馨想了想,道:“我带你去朱大爷那问问,他每天收不少破烂,说不定就有人家不用的煤炉子。” 田馨带着林原一起去,也算是把林原介绍给了朱大爷,以后如果缺什么,林原就自己去找。 听说林原是田馨的二哥,朱大爷很热情,他这没有现成的煤炉子,答应替他们留意着。 朱大爷最近收了一些好物件,本来还打算找田馨过来。 朱大爷招呼说:“田馨哪,我这有个好东西,你要不要?” 朱大爷说的神神秘秘的,田馨也来了兴趣:“朱大爷,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啥?” “呵呵呵”,朱大爷指着椅子后面的黑乎乎的机器:“这玩意,见过吗?” 田馨还没说话,林原惊喜道:“手摇的爆花机?” 朱大爷意的点点头:“这小伙子机灵,没错,我昨天刚收来的,好东西,卖给我的时候是坏的,我花了一晚上修好了,就是一个手摇杆坏了,卖废品可惜了,我听田馨说在摆摊,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用。” 林原和田馨脑子转的都快,两个人对视一眼,看来想到一起了,一齐点头说:“要,我们要!” 茶水摊旁边可以上爆米花卖。 东西都是现成的,爆米花机需要在炉火上烤,林原卖大碗茶最不缺的就是煤炉子! 现在茶水摊有林原和崔明两个人忙活,就算忙碌时,一人忙茶水,令一人忙爆米花也勉强能忙过来。 爆米花机里放的是玉米,玉米和红薯一样都是粮,城里的粮食限着量,可农村玉米不是什么稀罕粮食,想收点过来容易的很。 纯玉米崩出来的爆花没味道,想甜就得往里放糖,只能放糖,白砂糖都不行。 糖副食品店有卖的,但没辙,也得按票供应。 不过现在糖片比以前好买,之前有那么两年,糖片的供应分为大户和小户,按照家庭人口数供应,分量极少。 林原没想那么多:“田馨,爆米花机咱们买了,糖以后再说,大不了先卖不甜的。” 田馨也同意,爆米花机器是工业商品,平时碰都碰不到,最后,林原以八块钱的价格,从朱大爷那买了爆米花机。 爆米花机需要手摇,回家以后,林原带着崔明说要自学,早一会儿收摊,先练练再卖。 田馨还想到了一层,以前在农村田馨见过走街串巷的手艺人蹦爆米花,城里出现的次数少。 等林原有时间,在省城的胡同或者家属楼下一待,蹦爆米花也行,一般孩子都喜吃,反正讲明白,玉米和糖自备,就是收个加工费,赚钱讲究积少成多,这点小生意坚持下来,也是一笔钱。 田馨和林原的买卖都渐渐稳定下来,兄妹二人很高兴,晚上,林原让田馨留在陈家吃饭,他下厨做了两道菜。 田馨不喝酒,林原自己开了一瓶燕酩,冷冽的酒在舌尖窜动,林原道:“小妹,谢谢你,我算过,如果茶水摊这么顺利摆下去,用不了一年,我就能把欠的债都还上,都是托你的福。” 田馨道:“咱们都是亲人,不用这么客套,我对你们也有愧,离开北淀村那么久没回去,白让你们担心。” 林原举起杯:“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这个干啥,我昨天给咱妈写信了,告诉她一切都好,让她别担心。” 兄妹俩说了不少话,田馨回苏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 苏蔚兰守在门边,说道:“嫂子,我哥给你寄的信到了,我放到你炕上了。” 苏蔚冬的信? 田馨想起了火车站的苏蔚冬和吕可,心里还是不太舒服。 苏蔚冬给自己写信,是为了解释这件事吗? 或许他懒得和田馨解释吧,受剧情的指引,这两个人总会走到一起的。 煤油灯的灯火晃动,田馨打开了苏蔚冬的信。 这次的信写的很长,足足有两页纸。 田馨眼睛,看完了信: 吾田馨,安好,我已平安抵达青海,勿念。 纸短言多,不知从何说起,那看见你从火车站落寞离去,我心下十分愧疚。 有些事,需要向你解释,不是狡辩,不是敷衍,一切发自我的真心。 那火车站出现的女同志是我的初中同学,名字叫吕可,身高一米六二(来自中考体检),体重不详,我估摸不出来,见谅。 我和吕同学初三是同桌,但只是单纯的同学友谊,那时我一心扑在学习上,年龄也小,没有其他的心思。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再见面,这一点,我可以向着佳木那合的朝对你发誓。 年后的同学会我没有参加,不是心虚,只是觉得没必要,都是许久没见的同学,见面不知道聊什么,会尴尬。 我在火车站见到吕同学实属偶然,我也很意外,不过你放心,我是一个结了婚的男人,我一定会恪守本分,保持和其他女同志的距离。 那因为工作原因,我只能先回青海,在我的心里,工作和家庭并重。COojX.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