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大为惊诧,奇道:“他这是何意?”略一思索,微微一笑,道:“倒也妙。”便吩咐管家道:“将人领去西路佛堂。” 谢迁再入密室,散了众幕僚,却叫谢丕留下,道是待会儿往西路佛堂去。 谢丕微微诧异,说是西路佛堂,其实同样是防厂卫耳目的密室,并且,比书房间的密室更为隐秘的所在。 可见,是要见非常机密之人了。 谢丕心好奇,只是已出了书房密室,在院中生怕隔墙有耳,不好随便问出口,只忍耐着。 父子两人出了书房跨院,正待往佛堂去,却见一个婆子侯在院外,见两人出来,慌忙过来行礼,道老夫人有请老太爷,四姑太太回来了,求见老太爷。 这四姑太太说的是沈理的子谢氏。 谢丕忙道:“侄子从翰林院归来已去见过四姐姐了,叔父下衙归来,因商量大事,侄子竟忘了禀报。” 谢迁眉头紧皱,摆了摆手,打发了那婆子去回老夫人,说另有要事,今要歇在书房,叫四娘自去,不必等他,改再见。 待那婆子去了,谢丕才低声向谢迁道:“叔父,四姐姐是真个心急了,您这般不见她,只怕她心下更急,您看,是不是……” 谢迁兀自走着,头也不回,冷冷道:“她急什么?枚姐儿才几岁年纪?!张家还敢拿谢家外孙女去冲喜不成?!” 却说张元祯当时谋吏部尚书之位,替嫡长孙求娶谢家外孙女、沈理嫡女,意图与谢阁老结盟。 谢氏对这桩婚事颇为意,又因着跟沈理怄气,便不与沈理商量就痛快的换了庚帖。 未想张元祯非但没能谋到尚书位置,还被皇上打了脸,焦芳升了尚书不说,还将吏部右侍郎王鏊升了左侍郎。 张元祯也是七十开外的人,闪这一下,生生给气病了。连带着张老夫人也因忧心丈夫的病情把自家熬病了。 老夫妇年岁都大了,这一病倒便颇为严重。 张家立刻愁云惨淡。 朝中却总有那痛打落水狗之人,不断上书弹劾张元祯,甚至说其夤求入阁,消息传开,遂张元祯这病便更重了几分,原本有依附的也都不再登张家的门。 张家儿子辈就没有官位高的,看着父亲病重不起,朝中局势又这般,不免慌了手脚。 不知道哪一个出了昏招,便说要早些将沈枚娶过门来。 订亲总是不保靠的,风雨飘摇的张家随时可能被退亲,彻底成为弃子。 但若沈枚成了张家妇,张家与谢家姻亲坐实,谢阁老焉有不帮张元祯的道理?退一万步说,就是张元祯有个万一,只要有谢阁老在,张家子孙也不至于被欺负了去,而张家下一代最出息的孙子张鏊更是前程有保。 张家算盘打得响,旁人也不是傻子。 此时张元祯以及其夫人已是病入膏肓了,说是娶亲,实有冲喜之嫌。 冲喜原就是好说不好听,况且十之八九冲不好的,可一旦人没了,却又要赖新娘子命硬克人。谁人家舍得让娇养的女儿冲喜去? 更何况,沈枚才十三岁!远不到成亲的年纪!就是乡下人家略体面些的,都不会将这样小的女孩子嫁出去,勿论官宦人家了。 这还是阁老的嫡出外孙女,翰林的嫡出千金! 谢丕叹道:“张家这种境地,还有什么敢不敢的。四姐姐是厌了张家这行径,方想退亲。只是姐夫为人端方,便是这般情形,也不肯做那背信之事。侄儿原也与姐夫谈过……” 张家是失心疯了,沈理自然也厌恶,想提早娶亲是断不会答应的,但是他也不肯听从谢氏的话,直接退亲。 张家烈火烹油时凑上去定亲,现下已呈败相又忙不迭退婚,岂非小人行径!沈理又岂肯背负这样骂名。 张元祯刚病倒时,谢氏只担忧过张鏊的前程,担心过张鏊守孝不能娶亲将女儿拖累得年岁大了,但毕竟张鏊真是少有的少年英才了,学问相貌都是上佳,她对这女婿还是很意的。 可现在张家闹了这么一出,谢氏便断不肯将女儿嫁过去了。 想让她女儿去冲喜?!这家人良心就不好!而且,这次拒绝了,将来女儿嫁过去,必然要受婆婆、长辈责难。 谢氏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岂能让她嫁到这样个人家受委屈! 因此谢氏是无论如何也要退亲的。 为此沈理、谢氏夫妇两人不知又吵了多少架。 谢氏直斥沈理没良心:“难道就顾自家名声,不疼惜亲生骨?!你如今瞧我不上也就罢了,枚姐儿可是你的亲骨!你竟也忍心推她入火坑!” 沈理又如何是不疼女儿,却是理智得多,一条条与谢氏剖析道:“女儿又不是这会儿就嫁过去,横竖张鏊要守孝三年。三年之后,张家勿论家境还是朝中势力都一落千丈,又焉敢欺侮我家女儿?! “那张鏊是你亲自择的女婿,你如何不知,学问人品皆是一的,这样的少年举人天下又有几人?将来前程可期。你还想择个什么样的女婿? “我又岂是为了自家名声?这又哪里是我自己的名声。退了亲,枚姐儿的名声才是难听,又有什么好人家肯与我们结亲了?岂非误了枚姐儿!便是你的名声,顶着这落井下石强行给女儿退亲的名声,后出去应酬,这名声便好听吗?”cOOjx.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