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若闻言顿时垮了一张脸:“母亲,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耐烦做这些,而且,上次我拿了针,一个下午的功夫,手都要戳成筛子了。” 她把双手伸到顾氏面前:“母亲怎么舍得我嘛。” 小女孩的手细腻白皙,就连手背上的小窝都显得格外圆润可,谁能舍得让这双手上被针扎上几个口子呢。 顾氏也是无奈:“哪家的女孩子不是这样过来的呢,偏你会撒娇。” 苏明若眼巴巴的看着她:“母亲疼我嘛。” 顾氏忍不住戳了她脑袋一下:“你啊,当初学箭的时候手上青青红红的,我看着都掉眼泪,叫你不要学了,你偏要学,这时候却连个针线都拿不起了?” 知道自己的小把戏被戳穿,苏明若吐了吐舌头狡辩道:“苏家是靠着军功起家,我箭练的好,也是给家里长脸嘛,再说了功夫要是不好就得受人欺负。” 说起这个,她想起五皇子来:“老五就是,功夫太差,每次都输给我,羞不羞呀!” 顾氏却只觉得头疼:“行了行了,我是说不过你,等会儿还是叫老太太说你几句你才能听。” 苏明若才不在意,能糊一时是一时嘛。 再说了,她拿上针就扎手,这也不是假话呀。 天知道那么细细小小的东西该怎么摆。 等到天气冷起来的时候,苏明若开开心心的用起了苏明秀给她做的披风围脖暖手筒之类的东西,骄傲的不得了。 今冬谁见了苏家的姑娘都得夸几句穿的真好看。 倒不是苏明秀给全家做了衣裳,而是她学针线的时候,发现钟书容也很擅长这个,钟书容因为给父母守孝,轻易不出自己的院子,从来都只安静的一个人待着。 不过她的针线活儿是真的好,且梁国那边风格与晋国不同,苏明秀还学了不少新技法,刚巧钟书容平里无事也给画几个花样子,都是梁国那边的风格,在晋国显得十分少见,顿时叫人耳目一新。 甚至就连顾氏犯愁的苏明若‘不上进’的事情,钟书容都帮她解决了。 在漂亮小姐姐的带领下,苏明若在冬里已经可以给荷包绣几个简单的花纹了。 这可算是叫顾氏松了口气。 对于顾氏来说,她最怕的不是苏明秀不好,而是苏明若不好。 若是把苏明若教的‘不学无术’的样子,人家指不定在背后怎么说她这个继母暗藏祸心呢。 如今苏明若能上进点,顾氏可算是把各路菩萨都谢了一遍。 当然,另一方面,她和钟书容的关系也稍微亲近了一些。 就就在这时候,里传出旨意来,叫苏明若进小住几天。 苏明若听到这消息当然高兴,进就没那么严格了,不必读书,更不必学什么针线了,只管玩就好。 然而淑妃不高兴。 淑妃把苏明若要来的消息告诉五皇子,本意是想要说她这回一定要让苏明若也丢脸一回,哪知道她儿子不配合。 五皇子一脸正气:“母亲,其实苏县主是个好人啊。” 淑妃:“……” 这一定是个假儿子!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心疼淑妃好了2333333333 ps:这几天好几个姑娘说第一章没法看 可我后台显示这一章是正常的呀,奇怪 难道是jj的新法? 第 12 章 苏明若是经常进小住的,因此苏家上下对这事都很淡定,就连准备的时候都没什么紧张,只按照惯例收拾点东西就是了。 苏明若到的时候,谢容才刚从荣贵妃那里出来。 因为苏明若的关系,荣贵妃对他也时常照应一点,谢容当然不会表现的无动于衷,因此他时不时也往荣贵妃这里走动,既不过分频繁,但也不显得冷淡。 这果然让他在中的地位不同了。 只不过谢容并没有发展什么更进一步的关系。 要说起来,荣贵妃没儿子,谢容没母亲,他们刚好可以互惠互利,谢容可以依靠荣贵妃上位,而荣贵妃晚年也有个儿子依靠。 但显然荣贵妃没这个打算。 对于后其他年长又无子的妃嫔来说,有个儿子送上门是天大的好事,必然要尽心尽力的帮他,可对于荣贵妃来说,没儿子才是最好的。 她后半辈子不管是不是得宠,都没人能欺负她,只要自己不犯蠢把自己坑了,荣贵妃就算什么都不争,后半辈子照样荣华富贵地位尊崇。 谁让人家不仅自己是贵妃,还有个好娘家呢? 甭管哪个皇帝在位,只要苏家还握着兵权,谁又能对荣贵妃不敬呢?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就算建武帝立刻死了,太子登基,他也照样得把荣贵妃好好的供着。 最重要的是,没儿子就没威胁,皇后与荣贵妃向来相处和睦,建武帝对苏家对荣贵妃宠信非常,这都是因为荣贵妃没儿子。 毕竟以苏家的权势,若是荣贵妃有儿子又得到他们的支持,太子的位置可就不稳当了。 当然,荣贵妃也不是真的无依无靠,她至少还有三公主。 其他公主不少都是远嫁,虽说嫁的都是侯门王公,可实际上并无卵用,因为她们多数是嫁去其他国家了。 三公主嫁的却是安陵崔家嫡长子崔道源。 崔道源比起其他公主嫁的王侯看起来是差了,可实际上荣贵妃却对这门亲事意的很。 这就要从安陵崔家说起了。 安陵崔家原本不在安陵,晋惠帝正隆四年,当时正是晋梁玉川之战爆发的第五年。 玉川之战号称晋国的崛起之战,这一战之后,晋国算是终于从一个小国成长为不容忽视的大国。 梁国的败落也因此而起。 当时崔家是梁国最大的三个世家之一,不过崔家主要是在经学教育等方面表现突出,历代出了不知多少个名士大儒,而玉川之战的战后谈判就是由崔家当时的族长崔彦主持的。 因为梁国落败自此而始,因此后来崔彦受到了梁国国内相当大的力,最后自杀身亡,崔家也遭受了相当多的打迫害。 这时候当时还在担任晋惠帝大学士的董全向惠帝提出了一个‘拯救大儒崔家’的计划。 晋惠帝一开始是拒绝的。 可董全问他:“难道皇上觉得玉川之败责任在崔家吗?” 当然不是,早说了崔家是搞学术的,他们家不打仗,晋梁之战,梁国打出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最后只好让国内声望很高的崔家来负责战后谈判。 然后他们就把锅甩给崔家了。 ……这么一看崔家还让人心疼的。 可这并不能成为晋惠帝接受崔家的理由:“一旦我们接崔家入晋,以崔家目前在梁国的名声来看,我们将会面临巨大的力。” 晋国刚打了一场大战,可以说是疲力尽,实在是折腾不起了。 这也是晋惠帝不愿意接受崔家的原因。 可董全坚持:“梁国、燕国,都是前朝贵族之后,尊贵且有名望,最重要的是有底蕴,因此他们国内人才济济,每天都有新的人才涌出,可晋国呢?晋国的开国之君最早只是军中伙夫,皇上,晋国什么都没有。” 提起祖辈的职业,晋惠帝的表情不太好,可董全只当没看见:“现在的晋国,看似声势浩大,可实际上却脆弱不堪,梁国若是好好发展,不出十年就能恢复甚至再次超过晋国,可晋国做不到这一点,为什么?因为没人。” 说白了,晋国之前都是靠一把子力气走江湖,耍的就是大拳头。 这在初期效果不错,可后期还这么玩肯定得翻船。 “崔家不仅仅是梁国经学的领袖,更是全天下经学的领袖,天下学子无不心向崔家,皇上,接崔家入晋,力是一时的,可好处却是千秋万代的。” 最后董全说服了晋惠帝,而晋惠帝也将这件事情给董全处理,于是就有了之后轰轰烈烈的崔氏入晋的事情。 事实证明董全是非常有远见的,他让晋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迅速强大起来。 等到晋惠帝驾崩,建武帝登基,那时候的晋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武帝因此十分敬重董全,称若无董全则无晋国。 因此在十二年前董全告老辞官的时候,建武帝一再挽留,最后甚至封为丞相也要留下董全。 晋国向来是不封丞相的,毕竟这可以说是皇帝之下大权独揽的第一人,哪个皇帝都不会喜。 晋国历史上唯一的丞相是辅佐开国皇帝的那位,之后再无丞相。 建武帝封董全为丞相之后,权力没少给,但其他方面却放的特别松。 比如董全享受的各种特殊待遇,上朝看心情,他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只要他去,朝堂上就得在百官之前高于下面官员的一级台阶上为他摆好座椅。 董全的位置只比建武帝要低。 且他上朝不需要拜皇帝,反倒是百官见了他,都得拱手听训之类。 董全的地位从另一方面体现的崔家的重要。 可当年崔家虽说是被迫入晋,却也立下了崔氏子弟三代之内不为官,更不参与任何针对梁国的行动的条件。 这条件看着脑残,可正是这种愚忠的傻气反倒是让帝王放心。 今崔家可以对梁国忠心,也就表示他们后会对晋国更加忠心。 如今的崔家,正到第三代。 荣贵妃所出三公主嫁的崔道源,也就是这一代崔家的嫡长子,妥妥的未来族长。 于是建武帝的小算盘再明显不过了。 崔家可以入仕的下一代,有一半的晋国皇室血脉,还有比这更加保险的事情吗? 最让人欣的是,三公主的长子崔琰今年已经四岁。 所以说,就算没儿子,只靠女儿,荣贵妃的地位也不可动摇了。 ……虽然崔道源因为不做官的原因看起来似乎是身份低微。 可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嘛。 明白这一点,谢容基本就可以彻底放弃和荣贵妃做‘母子易’这种后常见易的心思了。coOjX.com |